“中國電池工業之都”河南新鄉小麥鎘超標最高達34倍
最后更新:2016-08-29 00:27:41來源:華夏時報■本報記者 馬維輝 新鄉報道
中國人平均每吃4個饅頭,就有1個是用河南小麥做出來的。作為糧食大省,河南的糧食產量占到了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小麥產量則占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不過,《華夏時報》記者近日走訪河南省新鄉市發現,該市部分小麥存在鎘含量超標的狀況,最高比國家標準超標了34.1倍。
7月,在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督促下,當地政府處理了此事。而鎘小麥事件其實只是中國重金屬污染問題的一個縮影,令人擔憂的是,諸如鎘小麥這樣受重金屬污染的產品是如何在市場上暢通無阻地自由流通的?
小麥鎘含量超標
從新鄉火車站出來,乘坐13路公共汽車,大約20分鐘就能到達王村鎮。
這里位于新鄉市的西北近郊,聚集著河南環宇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宇”)、新鄉市升華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升華”)、新鄉市華鑫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鑫”)等大大小小幾十家電池及其配套企業。正是由于這些企業的存在,2013年新鄉市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聯合授予“中國電池工業之都”的稱號。
記者看到,道路兩旁,白墻藍頂的廠房一個挨著一個,廠房的后面則是一片片發黃的玉米地和被收割過的麥子地,廠房和莊稼距離最近的地方只有一墻之隔。這讓附近中馬坊村村民老陸懷疑,他們的莊稼地是否已經被工廠排放的廢水、廢氣所污染。
今年6月,他通過環保志愿者田靜找到第三方檢測公司,一起對升華、環宇周邊1000米范圍內的土壤進行了取樣和檢測,結果發現,參照《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取樣土壤中鎘含量最高的已經超標了545.5倍,最低的也超標1.77倍。
同時,他們還對土壤中生長的小麥進行了檢測,分別選取華鑫正南5米、100米、200米、500米4處地塊的小麥樣品送檢第三方。結果發現,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取樣的小麥鎘含量最高超標了34.1倍,最低也有8.2倍。
“以前只知道大米會吸收鎘,現在才知道小麥也吸收。”田靜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鑒于麥子收完后,很多村民已經在地里播種上了玉米,我打算秋天再來檢測一下玉米中的鎘含量。”
由于是民間自發的檢測,檢測結果的權威性受到了一些質疑。不過,河南省一位不愿具名的土壤修復專家也曾對該區域小麥中的鎘含量進行過檢測,她告訴本報記者,檢測結果與田靜的大致相同,有的取樣點甚至還要高一點。
“距離廠區近的地方鎘超標比較嚴重,其他地方屬于中度、輕微程度。”上述專家表示。
該專家還表示,目前還沒有對鎘的來源進行機理分析,但她推測,來源之一可能是周邊的電池企業。生產鎳鎘電池需要氧化鎘,氧化鎘則通過煅燒鎘錠獲得,過去環保執法力度不嚴,生產氧化鎘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很多都沒有進行處理,這些含有重金屬鎘及其化合物的廢氣直接進入大氣,又以降塵方式進入周邊的土壤。
一位曾在某企業海綿鎘車間工作的村民吳某則向本報記者證實,2001—2009年她就職期間,該廠清洗海綿鎘的循環水每一個月外排一次,含鎘廢水通過管道排到廠子外面的地溝中,水量大的時候則會溢流到地溝旁的莊稼地里,但當時“農村人都不在意”。
《新環罰〔2013〕05號新鄉市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決定書》也顯示,2013年3月,新鄉超能電源有限公司曾因將未經處理的高濃度生產廢水通過雨水管道進入私設的暗管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網而受到處罰,經監測,廢水中鎘含量為174mg/L,嚴重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
孩子體內的鎘
小麥鎘含量超標,已經威脅到了周邊村民的健康安全。吳某告訴記者,2014年5月她曾經到新鄉市職業病防治研究所化驗尿鎘含量,測定結果為17.6ug/g肌苷,大大高于參考值5ug/g肌苷。
“感覺腿沒有勁,骨頭一捏就會疼。”吳某向記者表示。
作為曾經在電池廠上班的工人,吳某的癥狀或許可以列入職業病范疇,但同村一名3歲兒童的情況則無法解釋。2014年5月,中馬坊村一名王姓孩子也被其家長帶到新鄉市職業病防治研究所進行了尿鎘檢測,測定結果為4.1ug/g肌苷,已經接近5ug/g肌苷的參考值。
8月25日,孩子家長王某婉拒了本報記者的采訪要求,他表示,目前孩子身上還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所以暫時沒有去醫院進行治療,只是“經常吃點蔬菜調節一下”。而且,類似他家的情況“村里都有”。
公開資料顯示,鎘是一種銀白色有光澤的重金屬,它主要在肝、腎部積累,并且排出緩慢,在體內的生物半減期長達8-30年。鎘中毒癥狀通常是損壞腎功能,導致人體骨骼生長代謝受阻,從而引發骨骼的各種病變。上世紀60年代,日本曾因鎘中毒引發著名的“痛痛病”事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主任尚琪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小孩體內尿鎘測定結果達到4.1ug/g肌苷,其實風險并不大。因為鎘中毒總的來說不會妨礙生活、生理功能,他們在江西有一個研究點,從1986年開始就跟蹤鎘中毒患者,能夠監測到患者健康是在發生惡化,但發展比較緩慢,超過了人的預期壽命。
不過,在他看來,鎘污染畢竟也是污染,所以還是要控制和治理。目前觀察到的健康危害輕,是因為還有很多現在觀察不到的健康效應。重金屬在土壤中不會分解,不能自行消失,土壤污染是長期存在的,所以必須重視。
部分污染小麥或流向市場
與土壤污染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小麥鎘含量超標影響的是不確定范圍的人群健康。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小麥收獲以后,除了留下一小部分夠自己吃的外,大部分都賣給了“收糧食的”。至于那些“收糧食的”又把這些鎘含量超標的小麥賣到哪里,他們也不清楚。
事實上,這些鎘含量超標的小麥絕大部分都可以在市場上暢通無阻地自由流通。
而且,在2014年9月的農業部全國第三次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專家評審會上,“新鄉小麥”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登記成為地理標志,極大地提升了“新鄉小麥”的知名度,有助于其遠銷各省市。
今年7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河南期間,田靜曾經向督察組舉報新鄉鎘麥污染的事情。隨后,牧野區政府委托新鄉市農業局對她指認的約18萬斤的麥子進行了取樣,并送至河南省農科院檢測,以確認小麥鎘超標情況。
為了防止該地塊繼續種植糧食,牧野區政府決定,將王村鎮約10000畝基本農地調整種植結構,改為花卉苗木種植基地。目前已經完成了約9000畝土地的流轉,還有約1000畝土地待流轉。已經種了糧食的,采取收購的方式將糧食收回,保證鎘麥不流向市場。
7月27日,田靜被牧野區環保局邀請到新鄉,確認了回購后的鎘小麥堆放地。但她表示,華鑫周邊檢測出鎘含量最高超標34.1倍等地塊的麥子,牧野區政府還沒有來得及回購,村民就已經將小麥收割并且賣掉了,這部分小麥可能已經流向了市場。
前述河南省土壤修復專家表示,據她了解,新鄉市政府也希望治理該地區的鎘污染,并且進行了一些前期采樣工作,顯示出積極的態度。
8月25日,本報記者致電牧野區環保局,希望了解該地區鎘污染的治理計劃,電話無人接聽。記者隨后發短信給牧野區環保局局長崔文軍并說明采訪意圖,但對方并未答復。


美聯儲4月維持利率不變 但政策聲明偏“鷹派”
當地時間2016年3月29日,美國紐約,美聯儲主席耶倫在...
東方中文網:看東方 觀天下
東方中文網(http: dfzw net )簡稱東文網,是全...